四十九 癇
刺癇驚脈五,鍼手太陰各五,刺經太陽五,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,足陽明一,
上踝五寸刺三鍼。
五十 霍亂
霍亂刺俞傍五,足陽明及上傍三。
五十一 目痛
目中赤痛從內眥始,取之陰蹻。
五十二 卒然無音
帝曰:人之卒然憂恚而無音者,何道之塞?何氣出行?使音不彰,願聞其方。少師曰:
咽喉者,水穀之道路也。喉嚨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會厭,聲音之戶也。口脣者,
聲音之扇也。舌者,音聲之機也。懸雍垂者,音聲之關也。頏顙者,分氣之所泄也。
橫骨者,神氣所使,主發舌者也。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頏顙不開,分氣失也。
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,其開闔利,其出氣易,其厭大而厚,其開闔難,其氣出遲,
故重言。人卒然無音者,寒氣客於厭,則厭不能發,發不能下,至其開闔不致,
故無音。曰:刺之奈何?曰:足之少陰,上係於舌,絡於橫骨,終於會厭,
兩瀉其血脈,濁氣乃辟,會厭之脈,上絡任脈,取之天突,其厭乃發也。
五十三 目不瞑不臥
夫邪氣之客於人也。或令人目不瞑,不臥者,何氣使然?伯高曰:五穀入於胃也。
其糟粕津液宗氣,分為三隧。故宗氣積於胸中,出於喉嚨,以貫心脈,而行呼吸焉!
滎氣者泌其津液,注之於脈,化以為血,以滎四末,內注五藏六府,以應刻數焉!
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,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,而不休者也。晝日行於陽,
夜日行於陰,常從足少陰之分間,行於五藏六府。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,
則衛氣獨衛其外,行於陽,不得入於陰,行於陽則陽氣盛,陽氣盛則陽蹻陷,
不得入於陰,陰虛。故目不瞑。曰:治之奈何?曰:補其不足,瀉其有餘,
調其虛實,以通其道,而去其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