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節,妊娠子煩屬心肺虛熱痰積於胸
單養賢曰:
是心肺虛熱,或痰積於胸。若三月而煩者,但熱而已。若痰飲而煩者,吐涎惡食,煩躁不安也。大凡妊娠既停痰積飲,又寒熱相搏,氣鬱不舒,或煩躁,或嘔吐涎沫,劇則胎動不安,均為子煩也。
第十七節,妊娠子煩屬胎元壅鬱熱氣上衝
朱丹溪曰:
子煩由胎元壅鬱,熱氣上衝,以致煩悶。
法當清熱梳鬱以安胎,犀角散主之。
第十八節,妊娠子煩分證用藥之法
薛立齋曰:
前證若因內熱,用竹葉湯。
氣滯,用紫蘇飲。
痰滯,用二陳加條芩、枳殼。
氣鬱,用分氣飲加川芎。
脾胃虛弱,用六君子加紫蘇、山梔。
第十九節,妊娠煩躁屬熱乘心脾津液枯燥
陳良甫曰:
妊娠煩躁口乾者,足太陰脾經,其氣通於口,手少陰心經,其氣通於舌,若肚腑氣虛,榮衛不和,致陰陽隔絕,熱乘心脾,津液枯燥,故心煩口燥;與子煩大同小具,宜知母丸。
第二十節,妊娠煩躁囗乾用藥之法
薛立齋曰:
前證若胃經火,用竹葉石膏湯。
若胃經虛熱,用人參黃耆散。
若胃經氣虛,用補中湯。
若肺經虛熱,用紫蘇飲。
若肝經火動,用加味逍遙散。
若脾氣鬱結,用加味歸脾湯。
若腎經火動,用加味地黃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