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節,妊娠胎漏下血屬房室驚觸勞力毒食
產寶百間曰:
妊娠成形,胎息末實,或因房室驚觸,勞力過度,傷動胞胎,或因食毒物,致令子宮虛滑,經血淋瀝。
若不急治,敗血湊心,子母難保。
第六十二節,妊娠胎漏下血屬衝任氣虛
陳良甫曰:
妊娠漏胎,謂妊娠數月,而經水時下也。此由衝任脈虛,
不能約制手太陽少陰之經血故也。
衝任之脈,為經絡之海,起於胞內,手太陽小陽脈,手少陰心脈,二經相為表裏,上為乳汁,下為月水。有娠之人,經水所以斯者,壅之養胎也,衝任氣虛,則胞內泄,不能制其經血,故月水時下,名胞漏,血盡則斃。
又有因勞役喜怒,哀樂不節,飲食生冷,觸冒風寒,遂致胎動。
若母有宿疾,子臟為風冷所乘,氣血失度,使胎不安,故令下血也。
第六十三節,妊娠胎漏下血屬血熱脾虛不攝
朱丹溪曰:
胎漏多因於血熱,然有氣虛血少者,故良方論有下血服涼血藥,而下血益甚,食少體倦,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也。
第六十四節,妊娠胎漏黃水屬肝脾病
大全曰:
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,或如豆汁,胎動腹痛。
薛立齋曰:
前證肝脾濕熱,用升陽除濕湯。
若肝脾風熱,加味逍遙散。
肝脾鬱怒,加味歸脾湯。
脾胃氣虛,錢氏白朮散。
若脾氣下陷,補中湯。
肝經風熱,防風黃芩丸。
風入腸胃,用胃風湯。
第六十五節,妊娠胎漏下血分證用藥之法
薛立齋曰:
妊娠下血不止,名胎漏。
血虛,用二黃散。血去多,用八珍湯;未應,用補中湯。
若因事而動,下血,用枳殼湯加生熟地;未應,或作痛,更加當歸。血不止,八珍湯加膠艾。若因怒氣,用小柴胡湯。
若因風熱,一味防風丸。
若因血熱,一味子芩丸。
若脾氣虛弱,六君子湯。中氣下陷,補中湯。
若氣血盛而下血者,乃兒飲少也,不必服藥。
千金方治妊娠下血不止,名曰漏胎,血盡子死,方用生地八兩,清酒搗汁服之,無時,能多服佳。
〔慎齋按〕
已上七條,序胎前有胎漏下血之證也。
妊娠胎漏,金匱主於癥病痼害,巢氏主於榮經有風,是屬有餘客邪為病也。若產寶以下,大全。丹溪主於氣虛血虛,是屬內傷不足為病也。
觀立齋用藥一條,已分有餘不足證治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