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節,妊娠淋濇分經用藥之法
薛立齋曰:
妊娠小便濇少淋瀝,用安榮散。
若肝經濕熱,用龍膽瀉肝湯。
若肝經虛熱,用加味逍遙散。
若服燥劑而小便頻數或不利,用生地、茯苓、牛膝、黃柏、知母、芎歸、甘草。
若頻數而色黃,用四物加知柏、五味、麥冬、元參。
若肺氣虛而短少,用補中湯加山藥,麥冬。
若熱結膀胱而不利,用五淋散。
若脾肺燥不能生化,宜黃芩清肺飲。
若膀胱陰虛,陽無所生,用滋腎丸。
若膀胱陽虛,陰無所化,用腎氣丸。
〔慎齋按〕
已上四條,序胎前有小便淋濇之證也。
淋有五,丹溪一主於熱,若妊娠淋病,產寶良方以虛熱鬱熱屬之膀胱,
立齋則又推原肝經有濕熱虛熱之別。
正以膀胱為藏溺之器,而出溺之竅,則為足厥陰之部分,故欲清膀胱之熱者,必兼厥陰之氣也。
第七十二節,經論轉胞之證
甲乙經曰:
胞轉不得溺,少腹滿,關元主之。
又曰:小便難,水脹,溺出少,胞轉,曲骨主之。
第七十三節,轉胞病為胞系了戾宜利小便
金匱要略曰:
婦人病,飲食如故,煩熱不得臥,而反倚息者,何也?
師曰:此名轉胞,不得溺也。以胞系了戾,故致此病。但利小便則愈,宜腎氣丸主之。
第七十四節,轉胞病屬飽食用力因合陰陽所致
聖濟總錄曰:
胞受水液,氣不轉行,則小腸滿脹,或飽食用力,或因合陰陽,令胞屈辟,小便不下,
遂至轉胞。
其候水道不迫,小腹急痛,煩悶汗出,氣逆奔迫,甚至於死,名曰轉胞,宜速治之。
第七十五節,轉胞病屬忍尿疾走飽食人房所致
陽仁齋曰:
有胞系轉戾不通,不可不辨,胞轉證候,臍下急痛,小便不通。
凡強忍小便,或尿急疾走,或飽食忍尿,或忍尿人房,使水氣上逆,氣逼於胞,故屈戾而不得舒張也,胞落即殂。